家電品牌混戰雙十一 動銷不及預期

时间:2025-11-02 14:23:20 来源:鴻軒鳳翥網 作者:高登
【家電資訊-家電新聞 - 行業新聞,作者:編輯】

  “抓住這波最後優惠”“進來瞧瞧”……作為雙十一後首個返場日,21世紀經濟報道記者在12日走訪廣州市內多個家電賣場發現,盡管人群已經稀疏了起來,但促銷員還是不失時機地推薦各類產品,繼續為年底業績衝刺。

  而在線上,各大家電品牌都有所布局,雙十一戰況雖然激烈,但對動銷的拉動未及預期。

  21世紀經濟報道記者注意到,今年願意公布雙十一戰績的家電企業可謂屈指可數,包括格力、海信、格蘭仕、TCL、創維、老板電器、科沃斯、石頭、鬆下等主要家電廠商都選擇低調處理,而為數不多願意公布的,如美的、海爾、華帝等也沒有披露具體交易金額,僅提了下排名或環同比變化。

  奧維雲網(AVC)大家電事業部副總經理裴東敏認為,今年雙十一,傳統電商平台回歸低價競爭的商業邏輯,在流量瓶頸麵前,以低價為導向的流量爭奪成為重點。

  動銷未及預期

  雙十一作為每年四季度的重要促銷節點,是家電品牌衝刺全年業績一大關鍵,各大廠商都會嚴陣以待,提前聯動電商平台,共同製定促銷政策。以京東為例,今年針對家電品類就推出以舊換新補貼翻倍,低至0元的“福利”優惠,超90%的家電自營商品參與以舊換新服務。而天貓則推出百億補貼,家電等商品也在加碼補貼範圍內,還有直播間閃降入口,發10億紅包等。

  除此以外,各大品牌也會配合推出相應的優惠,以吸引消費者在雙十一期間下單。但從整體情況來看,家電品牌的線上促銷力度不算太大,主要通過打造主力爆品來拉動銷售。

  今年以來,消費對國內經濟增長的拉動不容小覷,但家電消費複蘇明顯落後於整體市場複蘇情況。整體來看,家電市場購買需求不足,大多數品類今年前三季度零售量同比下滑。剛需家電在產品結構升級的拉動下零售額增速領先於零售量增速,而部分非剛需品類仍處於市場普及期,價格下沉,競爭激烈。

  事實上,早在今年11月1日雙十一開門紅後,不少家電從業者就感慨今年雙十一動銷不易,家電品牌商普遍反映市場需求未及預期。

  隻有寥寥幾家企業公布的戰報再一次印證了家電動銷難。

  海爾雙十一戰報顯示,從各電商平台預售開啟至11月11日24:00,海爾智家拿下2023年雙十一大家電行業全網第一,這也是第12年全網第一。在用戶下單轉化方麵,以舊換新增幅243%、新品成交增幅28%,會員成交金額增幅27%。

  有意思的是,另一家電巨頭美的也在爭奪“全網第一”。據美的戰報,從各平台雙十一大促銷售啟動日至11月11日,美的拿下雙十一全網總銷售額連續11年行業第一,其中美的品牌零售額同比增長近20%。

  不難看出,平台數據統計存在左右互搏。而方太、追覓則公布的具體交易金額更值得借鑒。雙十一期間,方太電商全網累計GMV達13億元;追覓科技總銷售額突破21億元,同比翻倍。

  裴東敏表示,由於雙十一預售模式再次前置,三周促銷期形成了前高中低後平的銷售節奏。奧維雲網線上監測數據顯示,大家電在10月23日-29日線上銷售規模突破148億元,同比增長352.7%,而10月30日-11月5日銷售規模為199億元,同比下降13.7%,兩周整體銷售同比實現8.9%的增長。

  兩極分化加劇

  針對傳統平台電商渠道,萬和相關負責人對記者表示,由於房地產市場持續低迷,新裝需求減少,家電存量市場競爭激烈,在產品技術同質化嚴重的產品區域,價格戰已經成為重災區,目前技術突破、營銷活動突破、外觀創新突破的產品會獲得更多消費者的青睞。

  在他看來,隨著消費人群的成長和變化,各平台促銷活動日漸頻繁,大促集中購買產品的欲望,將會在日常活動釋放一部分,降低大促的預期,同時消費者現在對於家電的選擇,兩極分化日漸明顯。

  裴東敏認為,雖然電商平台以低價為流量吸引利器,然而市場仍然能通過調控產品結構來實現經營質量的改善。大家電中,冰箱冷櫃、洗衣機幹衣機均實現不同程度的價格增長,空調產業進入淡季,結構調整空間較小,均價整體持平,洗烘套裝則以更加親民的價格姿態走進消費者視野,均價有小幅降低。

  奧維雲網(AVC)線上監測數據顯示,10月23日-11月5日,冰箱、冷櫃、洗衣機、幹衣機均價同比分別增長10.9%、13.1%、6.8%和9.9%。空調均價同比微降0.8%,套裝均價下降2.3%。

  蘇寧易購最新發布的《雙十一電器消費觀察》,以洗烘套裝、洗碗機、掃拖機器人為代表的新趨勢家電銷售額分別同比增長117%、125%、132%。

  此外,包括家用美容儀、電動牙刷等個護小家電,以及掃地機等提升生活品質的家電產品也是增長較快品類之一。辛選招商中心負責人對記者表示,疫情過後,提高生活品質的個護小家電已經取代廚房小家電,成為直播平台消費者較為青睞的商品。

  事實上,雙十一經過多年的發展,已經不僅僅是一場線上的購物狂歡節,家電品牌在線下的博弈也同樣激烈。

  記者11月12日走訪廣州家電賣場發現,同款機型產品,線下價格比官網價格普遍便宜100-500元左右,優惠力度並不比線上小。西門子導購店員告訴記者:“來逛街的以80、90後居多,且成交率較高,可以達到80%左右。我們自己在直播間搶到的優惠券也會給顧客用,目前已經超額完成了銷售目標。”

  經過多年的分流、融合,線上家電消費更注重產品性價比,消費者對價格的敏感度較高,而線下實體門店則以場景體驗來吸引客流,主打中高端產品,兩者分居啞鈴的兩端。加上各地消費券、節能補貼、零售商與金融機構的聯手合作等,雙十一家電消費不再局限於特定渠道。

  可以預見,在多元趨勢中,越來越多消費者開始重新關注線下實體門店,追求更真實體驗和專業購物指導,也有相當消費者越來越習慣於通過直播購買家電。

分享



免責聲明:家電資訊網站對《家電品牌混戰雙十一 動銷不及預期》一文中所陳述、觀點判斷保持中立,不對所包含內容的準確性、可靠性或完整性提供任何明示或暗示的保證。請讀者僅作參考,並請自行承擔全部責任。

本網站有部分內容均轉載自其它媒體,轉載目的在於傳遞更多信息,並不代表本網讚同其觀點和對其真實性負責,本網站無法鑒別所上傳圖片或文字的知識版權,本站所轉載圖片、文字不涉及任何商業性質,如果侵犯,請及時通知我們,本網站將在第一時間及時刪除,不承擔任何侵權責任。聯係QQ:411954607

本網認為,一切網民在進入家電資訊網站主頁及各層頁麵時已經仔細看過本條款並完全同意。敬請諒解。




(责任编辑:於台煙)

推荐内容